心理科普 | 与精神内耗说“不”
你是否经常感到自我怀疑,对一件事反复纠结,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你是否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断地逃避,无法勇敢面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如果你存在这些状况,那么你可能已经陷入了精神内耗的漩涡之中。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就要勇敢地向精神内耗说“不”,打破内耗枷锁,重塑自信人格。
一、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是由于个人注意偏差、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所导致的身心内部持续的自我战斗现象。精神内耗就如同内心有两个观点迥异的小人,不断争吵,拉扯,从而消耗了我们的心理资源。当陷入精神内耗时,我们的大脑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反刍”的状态。这意味着我们会反复思考过去的压力事件或负性生活经历,如失恋、考试失利等,不断地反思其影响、原因和结果。
二、精神内耗的特征
1、非理性的认知。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诱发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例如:绝对化的要求(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过分概括化(面对自己失败的结果,会认为自己是个窝囊废),糟糕至极(考试不及格,天都要塌下来了)。
2、内心敏感
高敏感、低自尊,又不敢争取、惧怕冲突和斗争的人,精神内耗就会很严重。
3、总是把想法落到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上回想几天前的做错的一个小事,感觉万分懊恼,不断思考会造成什么影响,该怎么去弥补。一想到未来即将经历某件事就很焦虑,怕自己做不好,怕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怕人家轻视自己。
4、给自己树立高要求
还有一种内耗型的人,给自己树立高要求,凡事要尽善尽美。强迫自己一定要做到完美的地步,给自己设定很多任务和目标更容易陷入精神内耗之中。
三、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1、建立酸葡萄心理。当你一直想着葡萄甜却吃不到时,心理上会产生认知失衡,以致纠结难受甚至情绪崩溃,如果你认为这个葡萄是酸的、不好吃,就可以宽慰自己,保持心情舒畅,与自己和解,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酸葡萄心理”。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酸葡萄心理”能够一定程度帮助你平衡认知,缓解心理压力,实现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2、不要克制负面情绪。情绪是人类在进化中保留下来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机制。有负面情绪不一定全是坏事,只要适度就可以。 遇到负面情绪,我们要找到释放情绪的出口,而不是一味抑制感情的宣泄。
停止精神内耗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消除所有负面情绪而是要学会与它们和平共处,将精力集中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学会与精神内耗说“不”,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更加强大,更加有勇气面对生命中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