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心防艾,共筑健康防线——艾滋病
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开始啦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预防艾滋病,需要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用科学的知识和健康的行为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将防艾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我校朋辈心理咨询部策划开展以“绘心防艾,共筑健康防线”为主题的校园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艾滋病的概念及传播途径
大学生应充分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明白其危害及传播途径,从而提高防范意识。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根源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危害
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艾滋病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如肺炎、结核病、肿瘤等。这些并发症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而且,艾滋病目前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一旦感染,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生一定要重视艾滋病的预防,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艾滋病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患者可能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这会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艾滋病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
3、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感染艾滋病后,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担心自己的未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可能面临社会歧视,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出现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
如何预防艾滋病
1. 大学生应主动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其传播途径、症状及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 遵守性道德,避免过早、过多的性伴侣,在性行为中坚持采用正确的防护措施,这是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的关键方法。
4.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物品,避免因血液接触而感染艾滋病。
5.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在校园内积极传播防艾知识,带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一起关注和预防艾滋病,营造良好的防艾氛围。
相信同学们在揭开“艾”的神秘面纱后,一定会为共筑无“艾”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欢迎同学们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我们情系红丝带,携手共防艾,共同守护同学们的生命健康吧!
一. 活动主题
绘心防艾,共筑健康防线
二.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促进校园和谐健康氛围的营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三. 活动介绍
1、活动对象
延边大学全体在校生(含研究生)
2、活动时间
12 月 1 日 10:00-17:00
四. 活动形式
参与活动的学生通过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进入指定微信群并填写个人信息。参与活动的同学需要转发防艾知识宣传文案和电子版海报至朋友圈(保留24小时以上),在当日截止时间之前将照片截图上传至线上平台。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参与者加入微信群后,活动具体相关事项将在群内通知。
2、活动参与者若违反活动相关规定,则立即取消其参与资格。